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心
日本京瓷稻盛和夫、松下幸之助、美國西南航空、阿里巴巴馬云、前微軟中國總裁唐駿、蒙牛牛根生等等,都極力推崇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心這個理念。
一個企業真正的資本只有人——人脈關系,外部是客戶、股東、銀行、政府等等,內部是員工,包括各級管理者。只有真正把外部和內部的人脈關系經營好了,才能解決好所有經營的問題:資金、營銷、管理、研發、技術等等。
產品是什么?利潤是什么?資本是什么?人力資源又是什么?一切都是人,離開了人,統統不存在。我們是在利用勞動力和機械設備,制造產品,開發新品,服務客戶,換取利潤,求得股東利潤分紅嗎?都不是,而都是為了人的需求——人們衣食住行基本需求和精神需求。
稻盛和夫曾經在創業初期遭遇員工集體辭職的要挾,也曾經在危機時陷入訂單銳減90%的困境,松下幸之助每天都不知道員工明天還會不會來上班,王永慶曾經在上馬化工產品后賣不出,倉庫堆積如山,馬云曾經在朝不保夕的情勢下,招聘員工降低要求到只要他會說話會走路就要的境地。今天我們看到的成功杰出人士,經營企業中誰能是運氣很好、一帆風順呢?那種痛苦、焦慮、恐懼、絕望的滋味,相信沒有一個成功人士沒有經歷過。海爾張瑞敏為什么說: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華為任正非更是說:因為每天害怕死亡,每天奮發努力拼命,才能活到今天!
因為遭遇危機危險,隨時倒閉的恐懼,所以企業經營者有必要思索這個根本問題:到底企業存在的目的和意義何在?怎樣經營才能避免夭折,而能生存、發展和壯大?
那么這一切的答案是什么?
企業經營,不只是為了股東利益,不只是為了所有者權益,不只是為了利潤,人力資源不是成本,客戶不只是我們的錢袋子!企業說到底,它是一個社會人,社會公器,為何叫做公司?——公眾管理、公眾分享才叫做公司。
那么,經營企業只有一個根本目的,為了人。對于客戶來說,我們是提供所謂產品的服務,滿足客戶的衣食住行方便乃至精神娛樂需求??蛻糍I房子只是為了營造家的感覺氛圍:遮風擋雨、溫馨的港灣、為父母子女營建安樂窩。買汽車是買更短的時間,節省時間,縮短空間,前提還要安全舒適。招聘員工也是為了客戶,但是同時,每一個員工又都是一個公司大家庭的一分子,企業要為他們造福,為他們的家庭父母子女造福,不僅僅是提供一份工資,企業還有責任提供員工尊嚴和幸??鞓返母杏X。如果這一些,我們做不好,做不足,那么就要出問題!表現為:產品賣不掉,員工干勁不足,管理松懈水平低下,美譽度不佳等等。
痛定思痛,只有從失敗痛苦中反思,改變思維方式,改變自私的本性,以及改變資本傲慢和追求高績效的冷酷本質,一切從雙贏、利他精神出發,鎖定目標不放棄,精進奮發,勤儉節約,艱苦努力,辛勤勞作,那就是符合宇宙的精神,*偉大的因果法則。企業定能克服一切困難,資本金不足,金融危機,石油危機,市場競爭激烈,成本急劇上升利潤下降,員工人心浮動,外部環境惡劣,等等,都能自助者天助之,公司上下群策群力和衷共濟,扭轉不良情勢,安然度過危機。
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心,經營者若能時刻自省,秉持正直誠實,良善待人,公正公平處事,無論對客戶,還是員工,都能以感恩之心相待,**限度保護其利益,做到三贏,則即使在危機來臨時,也沒有過不去的難關,沒有辦不成的事業,更沒有完不成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