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習不僅僅在課堂上,更多的應該去參加實踐,從實踐中去增長外在本領,提高內在心智。只有不斷地行走在路上,才能獲取更多,進步更多,*好的教育在路上。
美國是營地教育的起源地,發展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配套及B端服務,也形成了非常完善的營地建設體系和營地教育評價標準。據美國營地協會統計,美國約有12000個營地,住宿營在7000個,每年有1000萬左右兒童和青少年、100萬成人參加營地教育。
美國營地協會1998年給出的定義:“一種在戶外以團隊生活為形式,并能夠達到創造性、娛樂性和教育意義的持續體驗。通過領導力培訓以及自然環境的熏陶幫助每一位營員達到生理、心理、社交能力以及心靈方面的成長”。
一個人的成長學習分為三部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在8-18歲期間,孩子的教育方式基本上處于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兩類模式之下,尤其是現在很多家庭都是一家一個孩子,接觸社會教育的機會非常少。
營地教育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補充,同時也是“催化劑”,一方面能幫助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同時也幫助孩子挖掘自己的特長和可能性。
據中國營地教育聯盟與SMART聯合發布的《2018中國營地教育行業報告》顯示,未來5-10年,營地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千億級別。隨著市場的發展,營地教育產品的類別呈現細分化趨勢,朝著精細化、主題化、專業化發展。
營地教育——21世紀*好的深度學習方式,孩子終生難忘的體驗之旅,持續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借鑒國外主要模式的基礎上,中國營地教育目前形成了“專設營地、研學旅行和主題營地”三種模式。營地教育產品可按主題、年齡、流動性質、時長、模式、特殊需求等不同維度進行類別劃分。
在營地里,孩子們能夠放松下來,在安全并富有創造性的環境中學習如何欣賞他人,如何合作與分享,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營地式的教育環境對孩子的獨立能力、適應能力和交際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則顯得尤為重要!
營地教育形式多樣,其共同點是體驗式學習,讓青少年在富有創造性的營地活動中,深度探索自己、發現世界。
眼下,一年一度的寒假又要到了,對已習慣年年參加冬令營的孩子們來說,沒有冬令營的寒假是不完整的,為期幾天的冬令營較之漫漫假期生活,雖顯得過于短暫,卻可以充實孩子的整個寒假。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之所以讓孩子選擇參加冬令營,是因為這樣的集體活動能夠增長孩子們的外在本領,提升其內在心智,抑或帶給他們簡單的快樂。
01培養獨立性
對于想要培養孩子獨立做決策能力的父母來說,參加冬令營是一個**選擇。這里沒有父母、學校老師來決定孩子的每一步,孩子們需要自己做決定并且為這個決定負責。冬令營不會過多干涉孩子的決定,但是會確保孩子的決定都在一個安全的環境里生效。
02 建立自信
冬令營給孩子提供有別于學校和家庭的環境,有一群新的小伙伴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挑戰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體會付出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發現新的自我,建立自信。在這個新的環境里,內向的孩子可能變得外向,學校里的“壞小孩”也可能閃光。冬令營允許孩子們展示出自己真實的一面,而不是別人希望的自己,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看到孩子獨特的一面。
03 提高團隊協作力,建立珍貴友誼
冬令營里的小朋友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同齡人,彼此交流都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基礎上。孩子們可以在這里學會如何分享,如何解決彼此的意見分歧。營地還會組織各種各樣的小組活動、團隊比賽,孩子在過程中可以提高團隊協作的能力。同時冬令營作為短期的營地,并不會給孩子造成社交壓力,反而讓孩子更容易交到興趣相投的好朋友,營造一個輕松真誠的交友氛圍。
04 學會感恩
當孩子在營地里什么決定都要靠自己并且也遠離父母的時候,會漸漸感受到父母為自己的無私付出、撫育自己的辛勞,更能理解父母,學會感恩。
05 打造學生的“快樂大本營”
冬令營擺脫了傳統填鴨式教育,讓孩子們體驗學習中的快樂生活,體驗開放式的教學快樂。冬令營課程內容設置豐富,不是全理論或全數理化的教學,沒有考試,沒有優勝劣汰的競爭,不一定非要掌握某種知識或方法,而是潛移默化式的培養和教育,這樣孩子就沒有心理負擔,能在學習中自由發揮,真正體驗學習所帶來快樂。
06 保持學習連貫性
漫長的假期會讓孩子們從學習的思維和狀態中一下子松懈下來,甚至有些孩子會把整個寒假的時間運用于網絡游戲等不良的娛樂環境中去,而冬令營使學習、娛樂兩不誤,使孩子們保持學習的連貫性,不至于因為寒假假期過長而影響下學期的學習進度。
(文章來源于網絡,旨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后臺刪除)